首页 > 诗人 > 明代诗人 > 李贽

李贽简介

李贽 李贽(1527~1602),汉族,福【fú】建泉【quán】州人。明代官员、思【sī】想家、文学家,泰州学派的【de】一代宗【zōng】师。李贽初姓林【lín】,名载【zǎi】贽,后改姓李【lǐ】,名【míng】贽【zhì】,字宏甫,号【hào】卓吾,别号温【wēn】陵居士、百泉居士等。历共城教谕、国子监博士【shì】,万历中为姚安【ān】知【zhī】府【fǔ】。旋【xuán】弃官,寄寓黄安(今湖北省红安县)、湖北麻城芝佛院【yuàn】。在麻城讲学【xué】时【shí】,从【cóng】者数千【qiān】人,中间还有不少妇女。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,最后被诬下狱【yù】,自刎死于狱【yù】中。其【qí】重要著作有《藏书》、《续藏【cáng】书》、《焚【fén】书》、《续焚书【shū】》、《史纲评委》。他【tā】曾【céng】评点过的《水浒传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浣纱记》、《拜月亭》等等,仍是至今流行【háng】的版本。 ...〔► 李贽的诗文(137篇)

轶事典故

  另类讲学

  李贽住在【zài】龙湖芝【zhī】佛【fó】寺著【zhe】述、讲学,虽说他是有【yǒu】大学问的人,却也开荒、种粮、种菜、勤快得很。李贽讲学【xué】跟【gēn】别的先【xiān】生不【bú】一样。别的先【xiān】生只收男孩【hái】,他偏【piān】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【jiāo】;别人都要求孩【hái】子走路要【yào】轻,说话莫大【dà】声。而李贽偏要他【tā】们蹦蹦跳跳翻跟斗,大声读书震天吼;别人教【jiāo】书要白天,李贽【zhì】白天【tiān】要求孩子【zǐ】帮【bāng】大人【rén】种田、种地,夜晚【wǎn】听【tīng】他讲学;别人教书专讲【jiǎng】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,李贽专教【jiāo】些实用的东西,还【hái】经常出谜语逗【dòu】孩子【zǐ】玩【wán】。有【yǒu】一次,李贽出了【le】一个谜语:“皇帝老子【zǐ】去偷牛,满【mǎn】朝文武做小偷【tōu】;公【gōng】公拉着媳妇手,孩子打破老【lǎo】子头【tóu】。”孩子们【men】猜来猜去,都猜不出来。李贽【zhì】笑【xiào】着说:“你们不【bú】是猜不着,是还没有长【zhǎng】这个胆【dǎn】量。要干大事,就【jiù】得敢【gǎn】破旧规矩,敢想,敢说,还要敢干。”接着【zhe】,他解释说:“第一句‘皇帝老子去偷牛’是君【jun1】不【bú】君;第二句‘满朝【cháo】文武做【zuò】小【xiǎo】偷’是臣不臣;第三句‘公【gōng】公拉【lā】着媳【xí】妇【fù】手’是【shì】父不父【fù】;第四【sì】句‘孩子打破老子头’是子不子。”学生【shēng】们听了以后,感【gǎn】到有【yǒu】趣,到处传播【bō】。

  借宿好友

  李【lǐ】贽55岁时,携妻从云南【nán】直奔湖北【běi】黄安的天【tiān】台书院,白天讲学【xué】论道,夜宿好友耿定理家中,主业【yè】是门客【kè】,兼职是【shì】家庭【tíng】教师。 

  他招收女【nǚ】弟子、个性要解放、个人要自由的“异端邪说【shuō】”,与耿【gěng】定理【lǐ】的哥哥、刑部左侍郎【láng】耿定向的【de】正统观点激【jī】烈冲突,双【shuāng】方水火不容。耿家门人也分成了【le】两派,彼此用拳【quán】脚【jiǎo】来解【jiě】决真理【lǐ】问题。耿定理一去世,李【lǐ】贽【zhì】就从耿家搬出来【lái】,迁往麻城【chéng】,投【tóu】靠另一位知【zhī】己周思敬,开始了孤【gū】寂的学术流浪【làng】。

  自杀

  李贽在狱中,要侍【shì】者为他剃【tì】头【tóu】,等侍者【zhě】离开的间隙,李贽用剃刀割开了咽喉【hóu】,但并没有咽气,留【liú】下【xià】了一段对话。侍者问:和尚【shàng】痛否?答:不痛。问:和尚何自割。答:七十老翁何所求!而据袁中郎记载【zǎi】,李贽在自刎【wěn】后【hòu】两天,才【cái】始【shǐ】得死【sǐ】去【qù】。

人物生平

  李贽【zhì】于明世宗嘉靖六年【nián】(9-21)农历十月廿六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南门外。其祖先是元【yuán】朝以后迁来福建。李贽幼【yòu】年【nián】丧母【mǔ】,随父读书,学业进步迅【xùn】速。自幼倔【juè】强,善【shàn】于独立思【sī】考【kǎo】,不【bú】信回【huí】教,不受【shòu】儒学传统【tǒng】观念束缚,具有【yǒu】强烈的反【fǎn】传统【tǒng】理念。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,批判重农【nóng】抑商,扬商【shāng】贾功绩【jì】,倡导功利价【jià】值,符合明朝【cháo】中后【hòu】期资本主义【yì】萌芽的发展要求。

  李贽12岁就写出【chū】《老农老圃【pǔ】论》,把【bǎ】孔子视种田人为【wéi】“小人【rén】”的言【yán】论大大挖苦了一番,轰动乡里。26岁中举【jǔ】人 。30岁至45岁为官,先后任【rèn】河南辉县教【jiāo】谕【yù】、南京国【guó】子【zǐ】监博士、北京国子【zǐ】监博士、 北京礼部司务、南京刑部【bù】员外【wài】郎和郎中【zhōng】,最后出任云南姚【yáo】安知【zhī】府。

  万【wàn】历九年【nián】(1581年),李贽【zhì】从云南【nán】辞职回【huí】加【jiā】到湖北黄安,住在朋友耿定【dìng】理家,撰写一些【xiē】读史的文章,并教授耿家子弟【dì】。李贽倡导【dǎo】绝假纯真、真情实【shí】感的“童心说”。李贽在麻城还多次【cì】讲学,抨击时政,针【zhēn】砭时弊,听任各【gè】界男女前往听讲,并受到【dào】热烈的欢【huān】迎【yíng】。

  万历十二年(1584年),耿定理去世,他移居麻【má】城。第二【èr】年派人送家眷回【huí】泉州,自己一人【rén】住在【zài】麻城【chéng】芝佛院,致【zhì】力于读【dú】书、讲学和【hé】著述,历十多年,完成《初潭集》、《焚书》等【děng】著作。收入《童心说【shuō】》、《赞刘【liú】谐》、《何心隐论》及【jí】与道【dào】学家耿定向反复【fù】论辩而撰写《答耿【gěng】中丞【chéng】》、《答耿司寇》等书【shū】答【dá】、杂述、读史短文和诗共6卷。揭露道【dào】学家们的伪善面目,反对【duì】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【biāo】准,批【pī】判的锋芒直指宋代大理学家周【zhōu】敦【dūn】颐、程颢【hào】、张载【zǎi】、朱熹。

  万【wàn】历【lì】十六年(1588年)夏天,李贽为芝佛院【yuàn】的常住【zhù】客户和【hé】职业作家。书写到高兴处【chù】,索【suǒ】性剃发留须,故意摆出一副“异端”面目,俨【yǎn】然是个搞【gǎo】学术的【de】老和【hé】尚,如此【cǐ】便是10年。部尚书刘东星亲自接【jiē】他去山【shān】东写作【zuò】;历【lì】史学家焦竑替他【tā】主持新书发布会;文坛【tán】巨【jù】子袁氏三【sān】兄【xiōng】弟跑到龙湖陪他一住三个月;意大【dà】利传教士利马窦和他进行了三次友【yǒu】好的宗教交流;全【quán】国各大【dà】城市轮流邀请他去做访问【wèn】学者【zhě】。李贽一【yī】开坛讲学,不管哪【nǎ】座寺庙,还【hái】是【shì】深【shēn】山【shān】老林【lín】,和尚、樵夫、农【nóng】民、甚至连女子【zǐ】也勇敢地【dì】推开【kāi】羞答答的闺门,几乎满城空巷【xiàng】,都跑来听李贽【zhì】讲课。一下【xià】子,李贽【zhì】成了横扫儒、释、民【mín】的学术明星。这对传统思想造成了【le】强烈的冲击,被当地的保守势【shì】力【lì】视为“异端”、“邪说”,群起围攻,要把他驱逐出境。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【shì】“离【lí】经叛道之作”,表【biǎo】示【shì】:“我可杀不【bú】可【kě】去【qù】,头可【kě】断面身不【bú】可辱”,毫不畏【wèi】缩【suō】。

  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【nián】),李贽【zhì】应巡【xún】抚梅国桢【zhēn】之请 李贽作【zuò】品 往山西大同【tóng】,著《孙子参【cān】同》,修订《藏【cáng】书》。秋【qiū】,到北京,住在西山极【jí】乐寺,撰成《净土诀》,次年【nián】春天到【dào】南京,将自己【jǐ】的零星著作汇【huì】成《老人【rén】行》,并【bìng】再度研究《易》,撰写《易因》,最后编【biān】订【dìng】其巨著《藏书》。《藏书》共【gòng】68卷【juàn】,系纪传体史论,论述战国至元【yuán】亡时历【lì】史人物约800人,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与传统见【jiàn】解【jiě】苟合的评价,旨在反对儒【rú】学【xué】。如他赞扬秦始【shǐ】皇是“千古一【yī】帝”,武则天是“政由己出,明察善【shàn】断【duàn】”的【de】“圣后”。 

  万历二十【shí】八年(1600年),在山东济宁【níng】编成《阳【yáng】明【míng】先生【shēng】道学抄》、《阳【yáng】明先【xiān】生年谱》。

  万历三十年【nián】(1602年),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秉【bǐng】承首辅沈【shěn】一【yī】贯的旨【zhǐ】意上奏神宗,攻讦李贽。最终以“敢倡乱道【dào】,惑世【shì】诬【wū】民”的罪【zuì】名在通【tōng】州逮【dǎi】捕李贽,并【bìng】焚毁他的著作。李贽入【rù】狱后,他坦然说道:“名山大壑登临遍,独此垣【yuán】中未入门。病间始【shǐ】知身在系,几【jǐ】回【huí】白【bái】日几黄昏。”后来听说【shuō】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【yuán】籍,他感慨地【dì】说【shuō】:“我年七十有六,死以归【guī】为?”三月十五日,李贽留下一偈【jì】:“壮士不【bú】忘【wàng】在沟壑,烈【liè】士不忘丧其元。”以剃发为【wéi】名【míng】,夺下理发师的剃刀割断【duàn】自己的喉咙而死,享年76岁【suì】。死后,马经纶把他【tā】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【sì】庄迎福寺侧(现北京【jīng】通州西海子公园【yuán】内【nèi】),今墓【mù】地尚在,被列【liè】为【wéi】北【běi】京市【shì】文物保护。

  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,李贽【zhì】的学生【shēng】汪【wāng】可受,以及梅掌科、苏【sū】侍御捐银钱为【wéi】其【qí】树碑。据说【shuō】“卓吾【wú】血流二【èr】日以【yǐ】殁,惨闻晋江,士庶甚闵,于【yú】晋【jìn】江西仑作温陵先师庙,颇【pō】奉香火,后毁于兵燹。”

  在1974年的批林【lín】批孔【kǒng】运动中,李【lǐ】贽【zhì】又被当作【zuò】尊法反儒的英【yīng】雄,加以推崇,他的著作被划归“法家”。

读书乐

明代李贽

天生龙湖,以待卓吾。天生卓吾,乃在龙湖。龙湖卓吾,其乐何如。

四时读书,不知其余。读书伊何,会我者多。一与心会,自笑自歌。

哭耿子庸 其四

明代李贽

君心未易知,吾言何恻恻。太言北海若,小言西河伯。

缓言微风入,疾言养叔射。粗言杂俚语,无不可思绎。

云中僧舍芍药 其一

明代李贽

芍药庭开两朵,经僧阁里千声。木鱼暂且停手,风送花香有情。

云中僧舍芍药 其二

明代李贽

笑时倾城倾国,愁时倚树凭阑。尔但一开两朵,我来万水千山。

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一

明代李贽

解粽正思端午,怀沙莫问汨罗。且喜六龙下食,因知二妙堪多。

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二

明代李贽

元方既难为弟,季方又难为兄。如此食麋自可,何必白日飞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