宠辱不惊的成语故事


宠辱不惊

拼音chǒng rǔ bù jīng

基本解释宠:宠爱;辱:羞辱。对受宠或受辱都【dōu】不感【gǎn】到惊讶;即把得【dé】失置之度外。也作“不【bú】惊宠辱”。

出处《新唐书 卢承庆传》:“承【chéng】庆嘉之【zhī】曰:‘宠辱【rǔ】不惊,考中上。’其【qí】能著人善【shàn】类此。”


宠辱不惊的典故

唐太宗时期【qī】,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【cáo】运船【chuán】只失【shī】事的责任问【wèn】题,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【gèng】改考评政绩【jì】,该官吏表现【xiàn】出【chū】宠辱不惊。后来卢本人也大【dà】起大落,命运坎【kǎn】坷,他的心情始终平【píng】静【jìng】如水,并【bìng】不因起【qǐ】落无常而改【gǎi】变自己的为人原【yuán】则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宠辱不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月明千里 南朝 宋 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
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 吕振羽《简明中【zhōng】国【guó】通史》第九章:“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的地主【zhǔ】阶级【jí】,品质却是最恶劣的【de】。”
快马加鞭 明 徐姬《杀狗记【jì】 看书苦谏》:“何不快马【mǎ】加鞭,迳赶至苍山,救取伯伯。”
不二法门 《维摩诘【jié】经 入不二法门品【pǐn】》:“如我意者【zhě】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【shì】无【wú】识,离【lí】诸问答【dá】,是为入不二法【fǎ】门。”
抛砖引玉 宋 释【shì】道原《景德【dé】传灯【dēng】录》:“时有一僧便出,礼【lǐ】拜【bài】,师【shī】曰:‘比来【lái】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坠子。’”
不攻自破 唐 顾德【dé】章《上中书门下【xià】及【jí】礼院详议东都【dōu】太庙【miào】修废状》:“是有【yǒu】都立庙之言,不【bú】攻而自破矣【yǐ】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
化鸱为凤 语出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【hé】内王涣,政尚严【yán】猛,闻览【lǎn】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【lǎn】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【zhī】过,不【bú】罪而化之,得【dé】少【shǎo】鹰【yīng】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【yǐ】为鹰鹯【zhān】不若鸾凤【fèng】。’”
进道若退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
语重心长 清【qīng】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【táng】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【yǔ】重【chóng】心长【zhǎng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