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梁子弟的成语故事


膏梁子弟

拼音gāo liáng zǐ dì

基本解释旧时指官僚、地主、有钱人家的子弟。

出处唐 颜师古《<急就篇注>叙》:“若夫缙绅秀彦、膏粱子【zǐ】弟,谓【wèi】之鄙俚,耻于窥涉【shè】,遂【suí】使博闻之【zhī】说,废【fèi】而弗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膏梁子弟 的【de】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膏梁子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好说歹说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回:“掌柜的便同【tóng】他们好说歹说,说我们都【dōu】是【shì】乡邻,你们【men】也犯不着【zhe】来害我。”
经文纬武 唐【táng】 许敬宗【zōng】《定宗庙乐议》:“虽复【fù】圣迹神功,不可得而窥测【cè】,经文纬武,敢有寄【jì】于名【míng】言。”
秋水伊人 《诗经 秦【qín】风 蒹葭【jiā】》:“蒹【jiān】葭苍苍,白露为霜;所谓伊人,在【zài】水一方。”
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
晓以大义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【zhàn】争【zhēng】前后到【dào】辛亥革命前后的【de】回【huí】忆【yì】》第十四篇:“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,合欲【yù】晓以【yǐ】大义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 先秦【qín】 孔子《论语 述【shù】而》:“三人【rén】行【háng】,必有【yǒu】我【wǒ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【bú】善者而改之。”
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【yè】》第【dì】四折【shé】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十全大补 清·吴趼【jiǎn】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5回:“只见一【yī】个医生在【zài】那里和他诊脉【mò】,开了脉案,定【dìng】了一【yī】个十全【quán】大补汤【tāng】加减,便去【qù】了。”
成竹在胸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【huà】筼簹谷偃【yǎn】竹记》:“故【gù】画竹【zhú】,必先得成【chéng】竹于胸中【zhōng】,执笔熟视,乃【nǎi】见其所欲画【huà】者,急起从【cóng】之,振笔直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