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死不择音的成语故事


鹿死不择音

拼音lù sǐ bù zé yīn

基本解释比喻只求能够安身,并不选择地方。

出处先秦 左【zuǒ】丘明《左传【chuán】 文公十【shí】七年【nián】》:“‘鹿死不【bú】择音。’小【xiǎo】国之事大国也,德【dé】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【qí】鹿也。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【zé】?”


鹿死不择音的典故

春秋时期【qī】,晋灵公想当霸主【zhǔ】,在扈地会合【hé】诸【zhū】侯【hóu】,他不愿与小【xiǎo】国郑穆公【gōng】见面。为缓和矛盾,郑国执政大【dà】夫子家给晋国执【zhí】政大夫赵盾【dùn】写信,信中【zhōng】表示国与【yǔ】国之【zhī】间得【dé】以礼相【xiàng】待,靠德服人,不然就会出现“鹿死不择音”,完全没必要铤而走险去打仗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鹿死不择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闻声相思 《鬼【guǐ】谷子【zǐ】·内揵》:“君臣上下【xià】之【zhī】事,有远而亲,近而【ér】疏,就之不用,去之反【fǎn】求,日进前不御,遥闻声【shēng】而相思【sī】。”
新仇旧恨 唐 韩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”
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【pō】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【wén】王时,得【dé】楚【chǔ】和氏璧。秦【qín】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【zhào】王书【shū】,愿以十五城请易【yì】璧。”
背腹受敌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无【wú】水【shuǐ】战之【zhī】具,而使淮兵【bīng】断正阳浮桥【qiáo】,则我【wǒ】背腹受敌。”
白费心机 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【dé】白费心【xīn】机【jī】,徒【tú】然失身于人【rén】,也不能遂我之愿。”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宋【sòng】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【wǎ】,下无卓锥,学【xué】人【rén】向什么处立【lì】?”
百战百胜 先秦 管仲《管子【zǐ】 七法【fǎ】》:“是故以【yǐ】众击寡,以治击乱,以【yǐ】富【fù】击贫,以【yǐ】能击不能,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,故十战【zhàn】十胜,百战百胜【shèng】。”
鸿儒硕学 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蔡东藩《民国【guó】通俗【sú】演义》第130回【huí】:“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【wǔ】。蜗角纷争【zhēng】,惟利是务。”
婆婆妈妈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宝玉,你忒婆婆妈妈的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