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岑参的诗 > 灭胡曲

灭胡曲

[唐代]:岑参

都护新灭胡,士马气亦粗。

萧条虏尘净,突兀天山孤。

灭胡曲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,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。

敌人被【bèi】消灭干净,边塞一片萧索、寥落【luò】,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【gū】单地高【gāo】耸屹立。

注释

都护:此处指封常清。

虏尘净:一作“虏塞净”,指没有战争。

天山:横贯新疆中部,西部入中亚西亚,全长2500公里。

灭胡曲鉴赏

 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【nián】(天宝十四年【nián】),主要【yào】描【miáo】写边疆安宁时战【zhàn】士们的生活情景【jǐng】。

  前二句,“气亦粗【cū】”写【xiě】出战【zhàn】士们征战极为辛苦【kǔ】劳累【lèi】,又可见战士们【men】因战胜【shèng】敌人而【ér】士气高昂,欢欣鼓舞,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【ān】宁【níng】而【ér】高兴【xìng】的【de】同时,也有稍【shāo】加休憩的愿望。如此复杂的思【sī】想感情,诗【shī】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,并纤毫毕现地表【biǎo】现出来。想必【bì】当时诗人和【hé】战士们一样,也是“气亦【yì】粗”,于是抑【yì】制不住【zhù】内心【xīn】那【nà】份创作【zuò】冲动,感【gǎn】而为义,发而为诗。

  后二句,“净”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,也饱含着胜【shèng】利的【de】喜悦,还饱含着对【duì】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。“孤”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【chū】的奇景,更是诗人面【miàn】对边疆安【ān】宁【níng】、寂寞的景象【xiàng】时放【fàng】达心境的【de】体现。“虏【lǔ】尘净”、“天【tiān】山【shān】孤”两相对照,生动地反【fǎn】映了【le】以前胡【hú】人驰骋【chěng】天山,曾经耀武扬【yáng】威、不可一世,如今【jīn】天【tiān】山依旧,胡【hú】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。

  全诗读【dú】来,如闻战【zhàn】阵的战鼓之【zhī】声【shēng】,短促有【yǒu】力,铿【kēng】锵动【dòng】人,掷【zhì】地有声,毫不拖泥带水,于极短【duǎn】的篇【piān】幅中,有叙事、有写景,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时的生活【huó】情景,表【biǎo】现【xiàn】了诗人奋【fèn】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。

岑参简介

唐代·岑参的简介

岑参

岑参(约【yuē】715-770年),唐代【dài】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【shí】功臣岑文本重孙【sūn】,后徙【xǐ】居江【jiāng】陵。[9-21] 岑参早【zǎo】岁孤贫,从兄就读【dú】,遍览史籍【jí】。唐玄宗天【tiān】宝三载【zǎi】(744年)进【jìn】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【jun1】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【dù】使高【gāo】仙芝幕府掌书记【jì】;天【tiān】宝末年,封常【cháng】清为安西北【běi】庭【tíng】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【shí】,曾官嘉州【zhōu】刺史(今四【sì】川乐山),世称【chēng】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【chéng】都【dōu】。

...〔 ► 岑参的诗(374篇)

猜你喜欢

时人为张周刘三姓语

佚名

三人共宅夹清漳。张南周北刘中央。

静乐

元代丁鹤年

高人嗟逝矣,静乐尚求诗。岂意无为道,翻成罔极悲。

二难勤继述,一默付希夷。饮水心愈洁,看山意更迟。

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迪韵

弘历

明季能诗家,孰与渤海俦。偶然披此图,喜复晤青邱。

纱幮对快晴,爽风荡轻裯。胡乃滃勃云,不离几案头。

雨水过后作

熊东遨

昨夜馀寒敛,春开雨水门。露生芳草苑,人约板桥村。

待雪前因失,寻梅旧迹存。孤灯坐侵晓,不觉上朝暾。

游金山寺见旧作有述同游者两谢君方子公张明教及童子二仲也

明代袁宏道

壁上苔痕字,回头十二年。方平犹眼底,江令是生前。

童子来扶杖,山僧试煮泉。浪中惊准出,塔下古蛟眠。

江浦县遇曾于皋

明代杨士奇

忽遇髫年旧,惟看语笑真。清诗仍满袖,华发已盈巾。

桑梓二千里,萍逢四十春。金溪吟啸地,因话共伤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