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益的诗 > 喜见外弟又言别

喜见外弟又言别

[唐代]:李益

喜见外弟又言别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,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。

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,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。

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,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。

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,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?

注释

外弟:表弟。言别:话别。

十年离乱: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。离乱:一作“乱离”。

一:副词。可作“竟然”或“忽而”解。

“问姓”两句:“问姓”与“称名”互文见义。

别来【lái】:指分别【bié】十年以来。来,后也。沧海事:比【bǐ】喻世【shì】事【shì】的巨大变化,有如沧【cāng】海变桑田【tián】,桑田变沧海【hǎi】那样。

语罢:谈话停止。暮天钟:黄昏寺院的鸣钟。

巴陵:即岳州(治今湖南省岳阳市),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于海娣 等【děng】.唐诗鉴赏大【dà】全集【jí】.北京:中国华【huá】侨出版社【shè】,2010:317

2、李静 等【děng】.唐诗宋词【cí】鉴【jiàn】赏大全集.北京【jīng】:华文出【chū】版【bǎn】社,2009:143

3、蘅塘退士 等【děng】.唐诗三百首【shǒu】·宋词三百首【shǒu】·元【yuán】曲三【sān】百【bǎi】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130-131

喜见外弟又言别创作背景

  此诗当作于安【ān】史之乱之【zhī】后的藩镇割据【jù】时【shí】期【qī】。唐【táng】代自唐玄宗【zōng】天宝十【shí】四年(755年【nián】)爆发安【ān】史之乱,至唐代宗广德元年(763年)结【jié】束,旋即大大小小的战争【zhēng】时断时【shí】续,一直延续到唐顺【shùn】宗永贞元年【nián】(785年)才大【dà】体告一段落,历时三十年。此诗就是【shì】在这【zhè】种动乱的社会背景【jǐng】下创【chuàng】作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于海【hǎi】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【jí】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【shè】,2010:317

喜见外弟又言别鉴赏

  这首诗【shī】艺术地再【zài】现了【le】诗人同表弟(外弟)久别重逢又匆【cōng】匆话别的情景【jǐng】。在以【yǐ】人生【shēng】聚散为题【tí】材的小诗【shī】中,它历来引人注【zhù】目。

  首联“十年离乱后,长大一相逢”,开门见山,介绍二人相逢【féng】的【de】背景。这里有三层意思:一【yī】是指出离别【bié】已有【yǒu】十年之久【jiǔ】。二【èr】是说明【míng】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【lí】别。它【tā】使人想起,发【fā】生于李益八【bā】岁【suì】到十六岁时【shí】的安史之乱及其后【hòu】的藩镇混战【zhàn】、外【wài】族【zú】入侵等【děng】战乱。三是【shì】说二【èr】人分手于幼年,“长大”才会【huì】面,这【zhè】意味【wèi】着双方的容【róng】貌已【yǐ】有极大变【biàn】化。他们长期音【yīn】信阻【zǔ】隔,存亡未【wèi】卜,突然相逢,颇出意外。句中“一【yī】”字【zì】,表现出【chū】这次重逢的戏剧性。

  颔联“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【yì】旧容”,正【zhèng】面描写重逢【féng】。他们的重【chóng】逢,同司空曙所描写【xiě】的“乍见翻疑梦,相【xiàng】悲各问【wèn】年【nián】”中的情景显然【rán】不同。互【hù】相记【jì】忆犹新才可能“疑梦”,而【ér】李益和【hé】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【xiàng】认了。看来,他【tā】们是邂逅【hòu】相遇。诗人抓住“初见【jiàn】”的一瞬间,作【zuò】了生动的描绘。面【miàn】对【duì】陌【mò】生人【rén】,诗【shī】人【rén】客气地询问:“贵姓【xìng】?”不由暗自惊讶。对一个似未谋面者的身份【fèn】和来意感到惊讶。

  下句【jù】“称名”和【hé】“忆旧【jiù】容”的【de】主【zhǔ】语,都是作者。经过初步接谈,诗人【rén】恍然大悟,面前的“陌生人【rén】”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。诗人【rén】一【yī】边激动地称呼表【biǎo】弟【dì】的【de】名【míng】字,一边端【duān】祥【xiáng】对方的容貌,努力搜索记忆中关【guān】于表弟的印象。

  诗人【rén】从生活【huó】出发,抓住了典型的细【xì】节,从“问【wèn】”到“称”,从“惊”到【dào】“忆”,层【céng】次【cì】清晰地【dì】写【xiě】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【xiàng】认的【de】神情变化,绘声绘【huì】色,细腻传神【shén】。而至亲【qīn】重逢的深挚情谊【yì】,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【lù】出来,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,已经为读者【zhě】所领略了。

  十年阔别,一朝相遇【yù】,应【yīng】该【gāi】有很多话语要说。颈【jǐng】联“别来沧【cāng】海【hǎi】事【shì】,语罢暮天钟【zhōng】”,表现了这【zhè】倾诉别【bié】情的场【chǎng】面。分手以来千【qiān】头万【wàn】绪【xù】的往事,诗人用“沧海事”一语加以概括。这【zhè】里化用了沧【cāng】海桑田【tián】的典故,突出了十年间个人【rén】、亲【qīn】友【yǒu】、社会的种种变化,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【duì】社会动乱的无限【xiàn】感慨。

  两人【rén】热烈地交谈,从【cóng】白天到日暮才停下【xià】话音。叙【xù】谈时间长,正表明他们【men】情谊的深【shēn】长。“暮天钟”并不【bú】是单纯作为【wéi】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。它表明二人【rén】叙谈得十分【fèn】入神,以【yǐ】至顾不上观望【wàng】天色的【de】变【biàn】化,也感觉不到【dào】时【shí】间的流逝,只有【yǒu】远【yuǎn】处传来寺院的钟声,才使他们意【yì】识到原来【lái】已是黄昏。作者在这一联【lián】,避实就虚,择取【qǔ】了叙旧时间很长【zhǎng】这【zhè】个侧【cè】面,表现【xiàn】出二人欢聚时【shí】的热烈气【qì】氛和激【jī】动心情。

  前六句,从久别【bié】,到【dào】重逢,到叙旧,写“喜见”,突出了【le】一个“喜”字;七、八句【jù】转入“言别”。作者没有使用“离别”的字【zì】样,而是想【xiǎng】象出一幅表弟【dì】登程远去的画【huà】图:“明【míng】日巴【bā】陵道,秋山又【yòu】几重。”“明【míng】日”,点出聚散匆【cōng】匆。“巴【bā】陵道”,即【jí】通往巴陵郡(今湖南岳阳)的道路,这里提示了【le】表弟即将远【yuǎn】行的去向【xiàng】。“秋山【shān】又几【jǐ】重”则是通过【guò】重山阻隔的场景,把【bǎ】新的别离形【xíng】象地展【zhǎn】现在读者面前。用“秋”形容“山【shān】”,于点明时令的同时,又隐【yǐn】蕴【yùn】着【zhe】作者伤别的情怀。从宋玉开【kāi】始【shǐ】,就【jiù】把秋【qiū】天【tiān】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。“几重”而冠【guàn】以“又”字,同首句的【de】“十年离乱【luàn】”相呼应【yīng】,使【shǐ】后会难期的惆怅【chàng】心【xīn】情,溢于言表【biǎo】。

  这【zhè】首【shǒu】诗【shī】不【bú】以奇特警俗取胜,而以朴素自然【rán】见长。全诗以凝炼的语言,白描的手【shǒu】法,生动的细节,典型【xíng】的场景,层次分明地【dì】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与亲人【rén】久别后不期【qī】而遇又匆匆离散【sàn】的场面,抒写了【le】亲人间真挚的【de】情谊,也【yě】表现【xiàn】了【le】动【dòng】乱给【gěi】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。诗人借时事动【dòng】乱【luàn】中【zhōng】人生【shēng】聚散的独特一幕,表达出无尽的【de】诗情。

李益简介

唐代·李益的简介

李益

李益(约【yuē】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【zǔ】籍凉州姑臧(今甘【gān】肃【sù】武威市【shì】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【chū】任郑县尉,久【jiǔ】不得升迁,建【jiàn】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【shì】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【dài】漫【màn】游【yóu】。以边塞诗作【zuò】名【míng】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
...〔 ► 李益的诗(183篇)

猜你喜欢

惜奴娇 荷花

清代庄棫

红晕【yūn】脂痕【hén】,照出【chū】水、新妆靓。幽情【qíng】共、绿【lǜ】云低映。一曲西洲,谁【shuí】采取、亭亭影。

人静。对西风、凌波自省。水佩风裳,偏又报、凉秋信。

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

宋代曹彦约

闻道江西使,宾筵陨德星,

失声归士友,短气动朝廷。

鹧鸪天 读《柳如是别传》

近现代金克木

寒柳金明俱已休。哪【nǎ】堪回【huí】首旧风流。纵【zòng】横盲左凌【líng】云笔,寂寞人间白玉楼【lóu】。

情脉脉,意悠悠。空怀【huái】家国古今愁【chóu】。何须更说前朝【cháo】事,待唱新词【cí】对【duì】晚秋。

洛阳道 二

南北朝徐陵

洛阳驰道上。

春日起尘埃。

宋代宋白

竹底衙人吏,花间押簿书。

二月三日点灯会客

宋代苏轼

江上东风浪接天,苦寒无赖破春妍。

试开云梦羔儿酒,快泻钱塘药玉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