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王安石的诗 > 游褒禅山记

游褒禅山记

[宋代]:王安石

  褒禅【chán】山亦谓之华山【shān】,唐【táng】浮图【tú】慧褒始舍【shě】于其址,而卒葬之;以【yǐ】故其后名【míng】之【zhī】曰“褒禅【chán】”。今所【suǒ】谓慧空【kōng】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距其院东五【wǔ】里,所谓华山洞者【zhě】,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。距洞百余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灭,独其为文【wén】犹【yóu】可识曰【yuē】“花山”。今言“华”如“华实”之“华”者【zhě】,盖音谬也。

  其下平旷,有泉侧出,而记游【yóu】者甚众,所谓前洞也。由【yóu】山以上【shàng】五六里,有穴窈然【rán】,入【rù】之【zhī】甚寒,问其深,则其好【hǎo】游者不能穷也,谓之后洞。余与四人拥火【huǒ】以入,入【rù】之愈【yù】深,其【qí】进愈难【nán】,而其见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【bú】出,火且【qiě】尽【jìn】。”遂【suí】与之俱出。盖【gài】余所至【zhì】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视其左【zuǒ】右,来而记之【zhī】者已少【shǎo】。盖其又【yòu】深,则【zé】其至又【yòu】加少矣。方是时【shí】,余之力尚足【zú】以入【rù】,火尚足以明也。既【jì】其【qí】出,则或咎【jiù】其【qí】欲出者,而余亦悔其随之,而不【bú】得极【jí】夫游之乐也【yě】。

  于是【shì】余【yú】有【yǒu】叹【tàn】焉。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【shān】川、草【cǎo】木、虫鱼【yú】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【yǐ】其求思之【zhī】深而无不在【zài】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【yóu】者众;险【xiǎn】以远,则至【zhì】者少。而世之【zhī】奇【qí】伟、瑰【guī】怪,非【fēi】常【cháng】之观【guān】,常【cháng】在于险远,而人【rén】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【zhě】不能至也【yě】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【lì】不足者,亦【yì】不能至也。有志【zhì】与力,而又不随以【yǐ】怠,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【rán】力足以至【zhì】焉,于人为可讥【jī】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而【ér】不能【néng】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【cǐ】余之所得也【yě】!

  余【yú】于仆碑,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,后世之谬【miù】其传【chuán】而莫能名【míng】者,何可【kě】胜道也哉!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【shēn】思【sī】而慎取之也。

  四人者【zhě】:庐陵萧【xiāo】君圭君玉,长乐【lè】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【ān】上纯父。

 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,临川王某记。

游褒禅山记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  褒禅山【shān】也称为华山。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【zhè】里【lǐ】筑室居住【zhù】,死后又葬在那里;因为这个缘故【gù】,后人【rén】就称【chēng】此山为【wéi】褒禅山。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,就【jiù】是慧褒和尚的墓舍。距离那禅院【yuàn】东边五里,是【shì】人们【men】所【suǒ】说【shuō】的【de】华山洞,因为它在华【huá】山南面而这样命名【míng】。距离山洞一百多步,有一【yī】座石碑【bēi】倒在路旁,上面的文字已被【bèi】剥蚀、损坏【huài】近乎磨灭,只有【yǒu】从勉强能认得【dé】出的地【dì】方还可以辨【biàn】识出“花山”的【de】字样。如今将【jiāng】“华”读为“华实”的“华【huá】”,大概是读音【yīn】上【shàng】的错【cuò】误。

  由此向【xiàng】下【xià】的那个【gè】山洞平【píng】坦而空阔,有一股山泉从【cóng】旁边涌出,在这【zhè】里游览【lǎn】、题记的人很多,这就叫做“前洞”。经由山路【lù】向【xiàng】上五六【liù】里,有个洞穴,一【yī】派幽【yōu】深的样子,进去便感到寒气逼【bī】人,探究它的深【shēn】度,就【jiù】是【shì】那【nà】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【zǒu】到【dào】尽头——这是人们【men】所说的“后洞”。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【jìn】去,进去越深,前进【jìn】越困难,而所见【jiàn】到的【de】景【jǐng】象也就更【gèng】加奇妙。有【yǒu】个懈怠而想退出的【de】伙伴说:“再不出去,火把【bǎ】就要熄灭了。”于是,只好都跟他退出【chū】来。我们走进【jìn】去的深度,比起那些喜【xǐ】欢游【yóu】险的人来,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,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,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【jīng】很少了。洞内【nèi】更深的地方【fāng】,大概来到的游人就【jiù】更少了。当决定【dìng】从洞内【nèi】退出时,我的体力还【hái】足够前【qián】进,火把还能【néng】够继续照明。我们出洞以后,就有【yǒu】人埋【mái】怨那主【zhǔ】张退【tuì】出的人【rén】,我【wǒ】也后悔跟他出【chū】来,而未能【néng】极尽游洞【dòng】的乐【lè】趣。

  对于这件【jiàn】事我【wǒ】有所感慨。古人观察【chá】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所得益,是【shì】因【yīn】为他们【men】探究、思【sī】考深邃而且广泛。平坦而又近的地【dì】方,前来游览的【de】人便多;危险而【ér】又远的地【dì】方,前来游览的人便【biàn】少。但是世上奇妙雄【xióng】伟、珍异奇【qí】特【tè】、非同寻常【cháng】的景观,常常在那险阻、僻远少有人【rén】至【zhì】的地【dì】方【fāng】,所以,不是有意【yì】志的人是【shì】不能到达的【de】。虽然有了志气,也【yě】不盲从别人而停止,但是体【tǐ】力【lì】不足的,也不能到达。有【yǒu】了【le】志气与体力【lì】,也不盲【máng】从别【bié】人、有【yǒu】所懈怠【dài】,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【mó】糊迷惑的地【dì】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【jiàn】来【lái】支持,也不能【néng】到达。可是,力量足以【yǐ】达到目的而未能【néng】达到,在别人看【kàn】来是【shì】可以【yǐ】讥笑的,在自【zì】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;尽了自己的主观努【nǔ】力而未能达到【dào】,便【biàn】可以无所悔恨,这【zhè】难【nán】道谁还能讥笑吗【ma】?这【zhè】就是我这次游山【shān】的【de】收获。

  我【wǒ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,又感叹古代刻【kè】写的文献【xiàn】未【wèi】能存留,后世讹【é】传【chuán】而无【wú】人弄清其真【zhēn】相的事,怎么【me】能说得完呢?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【shèn】地援用资料的【de】缘【yuán】故【gù】。

  同游的【de】四个人【rén】是:庐陵人萧君圭,字君玉;长【zhǎng】乐【lè】人王回,字深甫;我【wǒ】的弟弟王【wáng】安【ān】国,字平甫;王安【ān】上,字纯甫。

  至和元年七月,临川人王安石记。

注释

浮图:梵(fàn)语【yǔ】(古【gǔ】印度语)音译词,也【yě】写作“浮屠”或“佛【fó】图”,本【běn】意是佛或佛教徒,这【zhè】里【lǐ】指和尚。慧褒:唐代高僧。舍【shě】:名【míng】词【cí】活用作动词,建舍定居。址:地基,基部,基址【zhǐ】,这【zhè】里指山脚。

而:连词,并且。卒:最终。之:指褒禅山麓。

以故:因【yīn】为【wéi】(这个)缘故,译为“因此”。名:命名【míng】,动词。禅:梵语译音“禅那”的简称,意思是“静【jìng】思”,指佛家追求的一种【zhǒng】境界。后来泛指有关佛教【jiāo】的人【rén】和事物,如禅师、禅子【zǐ】、坐【zuò】禅【chán】、禅房【fáng】、禅宗、禅林、禅杖等。褒禅,慧褒禅【chán】师【shī】。

慧空【kōng】禅院:寺院名。庐冢(zhǒng):古时为了表示孝敬【jìng】父【fù】母【mǔ】或尊敬师【shī】长,在他们死【sǐ】后【hòu】的服丧期间,为守护坟【fén】墓而盖【gài】的屋【wū】舍,也称“庐墓”。这【zhè】里指慧褒弟【dì】子在【zài】慧褒墓旁盖的屋舍。庐:屋舍。(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。)冢:坟墓。禅院:佛【fó】寺。

华山洞:南【nán】宋王象【xiàng】生【shēng】《舆地纪胜》写作“华阳洞”,看正文【wén】下出应写作“华阳洞”。以:因【yīn】为。乃:表【biǎo】示【shì】判断【duàn】,有“为”、“是”的意思【sī】。阳:山的南面。古代称山的南面、水的【de】北面为“阳”,山的背面、水的南【nán】面为“阴”。名:命【mìng】名,动【dòng】词。

仆道:“仆(于)道”的省略,倒在路旁。

文:碑文,与下文“独其为【wéi】文(碑上残存的文字)”的“文【wén】”不【bú】同【tóng】。漫灭【miè】:指因风化【huà】剥落而模糊不清。

独:唯独,只有。其:指代石碑。文:文字【zì】,这里【lǐ】指的【de】是碑上残【cán】存的【de】文字。犹:还,仍。

今言“华【huá】”(huā)如“华(huá)实”之“华(huá)”者,盖【gài】音【yīn】谬也:汉字【zì】最初只有【yǒu】“华(huā)”字,没有“花【huā】”字【zì】,后来有了“花”字【zì】,“华”“花”分家,“华”才读为huá。(王安石【shí】认为碑文上【shàng】的“花”是按【àn】照“华”的古音而写的今字,仍【réng】应读huā,而不应读“华(huá奢侈【chǐ】、虚浮)实【shí】”的huá。按,这里说的【de】不是五岳中的【de】“华(huà)山【shān】”)。言:说。盖:承【chéng】接上文,解释原因,有“大概因为【wéi】”的意思。谬:错误。

侧出:从旁边涌出,记游: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。

上:名词活用作动词,向上走。窈(yǎo)然:深远幽暗的样子。

问:探究,追究。深,形容词活用作名词,深【shēn】度。则:副词【cí】,用【yòng】于判断句表【biǎo】示肯定,相当【dāng】于【yú】“就”。穷【qióng】:穷尽。

拥火:拿着火把。拥,持,拿。以:连词,连接状语与中心词。

见:动词活用作名词,见到的景象。

怠:懈怠。且:副词,将,将要。

盖:表猜测的【de】发语词,大【dà】概。尚:还。不能十一:不【bú】及十分之一。不能:不及【jí】,不到。

而:表递进的连词,并且,而且。

则:表【biǎo】假设的连【lián】词,那【nà】么。至:动词活用作【zuò】名【míng】词,到达的人。加:更,更加。

方是时:正当这【zhè】个时【shí】候。方【fāng】:当,正在。是时:指决定【dìng】从洞中退出的时候。

以:相当于“而”,连【lián】词,连接状【zhuàng】语【yǔ】与中心词【cí】。明:形容词或用作动词【cí】,照明。

既:已经,……以后。其:助词。

则:副词【cí】,就,便,表示前【qián】后两事紧密相承或【huò】时【shí】间【jiān】相距很近【jìn】。或【huò】:有人。咎(jiù):责怪。其:那,那些。

其【qí】:第一人称代词,指自己。而:连词,表结【jié】果【guǒ】,以致【zhì】,以至于。不得:不能,极【jí】:尽,这【zhè】里有尽【jìn】情享受的意思,形容词活用作动词。夫:这【zhè】,那,指示代词【cí】。

于是:对于这种情况,因此。焉:句末语气词。

之:用于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,可不译。得:心得,收获。

以:因为。求思【sī】:探求、思索。而:连词,表递进,而【ér】且。无不在:无所不在【zài】,没有不探索、思【sī】考的【de】,指思【sī】考问题广泛【fàn】全面。

夫:表议论的发【fā】语词。夷:平坦。以:连词【cí】,表并列,而且【qiě】,并且。则:表假【jiǎ】设的连词,那【nà】么【me】。

而:可是。观:景【jǐng】象,景【jǐng】观。险远,形容词【cí】活用作名词,险远【yuǎn】的【de】地方【fāng】。

而:因而。焉:兼词,相当于“于此”。

随【suí】:跟随(别人),“随”字后面省略“之”。以:连词【cí】,表结果【guǒ】,以致【zhì】,以【yǐ】至于。

至于:这里是抵达、到达的意思,不同【tóng】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【wén】开头,表示提出另一话题。幽【yōu】暗昏【hūn】惑:幽深昏暗,叫人【rén】迷【mí】乱(的地方)。昏惑:迷【mí】乱。以:连词【cí】,表目的。相(xiàng):帮助【zhù】,辅【fǔ】助【zhù】。

以:相当【dāng】于“而【ér】”,连词【cí】,连接状语与中心词。焉:兼词【cí】,相当于“于此【cǐ】”。这一句在“焉【yān】”后【hòu】面省略了“而不至”。

于人:在别人(看来)。为:是。

其: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,难道。孰:谁。

得:心得,收获。

谬【miù】其传:把那些【xiē】(有关的)传【chuán】说弄错【cuò】。谬,使……谬误,把……弄错。莫【mò】能名:不能说出【chū】真相(一说真【zhēn】名)。

何可胜道:怎么能说得完。胜,尽。

所以:表示“……的原因”。慎取:谨慎取舍。

以:以(之),因此。悲:叹息

庐陵:今江西吉安。萧君圭,字君玉。

长乐【lè】:今福【fú】建长乐。王回【huí】,字深【shēn】父。父:通“甫”,下文的“平父【fù】”“纯父”的“父”同。

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:王安国,字平父。王安上,字纯父。

至和元年:公元年【nián】。至和:宋仁宗的年号。临川:今江【jiāng】西临川。王【wáng】某:王安石。古人作文起稿,写到自【zì】己的名字,往往只作“某”,或者在“某”上冠姓,以后在【zài】誊写时才把【bǎ】姓名写出【chū】。根据【jù】书稿编【biān】的文集【jí】,也常常保留“某”的【de】字样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华【huá】东师范大【dà】学.高级中学【xué】课本 语文【wén】 二【èr】年级第一学期.上海【hǎi】:华东师范【fàn】大学出版社,2007

2、李【lǐ】之亮【liàng】.唐宋名家文集——王安【ān】石集 :中州古籍出【chū】版社,2010

3、徐冲.唐宋八大家名【míng】篇赏析与译注【zhù】(王安【ān】石卷) :经济日报出版社【shè】,1997

4、陈振鹏.古文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7

5、程帆.古文观止鉴赏辞典:湖南教育出版社,2011

6、郭英德.中国古典文学研究:中华书局,1999

7、杨振中.走进文言文:上海远东出版社,2006

8、朱庆.现代文品读·文言诗文点击:光明日报出版社,2012

游褒禅山记创作背景

  本文是王安石在公元1054年从舒州通判【pàn】任上辞【cí】职【zhí】,在回家【jiā】的路上【shàng】游览了褒禅山,三【sān】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。12年【nián】后(1070年)罢相。他不顾保守派反对【duì】,积极【jí】推【tuī】行新法【fǎ】。提【tí】出“天【tiān】变不【bú】足畏【wèi】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的观点【diǎn】,这【zhè】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。

游褒禅山记鉴赏

  该【gāi】文【wén】是王安石【shí】在【zài】辞【cí】职回家的【de】归途中【zhōng】游览了褒禅山后【hòu】,以追忆形式写下的【de】一篇游记。该篇游记因事见理,夹叙夹议,其中阐述的【de】诸多思想,不仅在当时【shí】难能可贵,在当今【jīn】社会也具有【yǒu】极【jí】其【qí】深远的【de】现实意义。

 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【de】散文,与一【yī】般游记不【bú】同,独具【jù】特【tè】色。全文按【àn】照记叙【xù】和议论的层次【cì】,可分五【wǔ】段。

  从篇首至“盖【gài】音【yīn】谬也”。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。文【wén】章开头紧扣题目,开门见山【shān】地先说明【míng】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,接着【zhe】追【zhuī】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,是因为【wéi】唐朝有【yǒu】一【yī】个名【míng】叫慧【huì】褒【bāo】的和尚,一开始住在【zài】华【huá】山【shān】之下,死后又葬在华【huá】山之【zhī】下【xià】,所【suǒ】以【yǐ】叫做褒禅。作者由【yóu】远【yuǎn】及近,当追溯了【le】褒【bāo】禅【chán】山【shān】命【mìng】名的由来之后,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。说明如今看到的慧【huì】空禅院,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【zhù】的房舍和【hé】坟墓之所在。因为这【zhè】毕竟【jìng】是一篇游记,所以当【dāng】写到慧空【kōng】禅【chán】院之后,便以它为基点,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【bāo】禅山的名胜华山洞。

  “距【jù】其【qí】院东【dōng】五里,所谓华山【shān】洞者,以其乃【nǎi】华山之阳名之也”。这三句,说明【míng】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。接【jiē】着【zhe】又写距华山【shān】洞百余步倒在路【lù】旁的石碑,以及碑文的情【qíng】况。“其文漫灭”一句,从字面上来看,是说由于年代久远,字迹已【yǐ】经【jīng】模【mó】糊【hú】不清。其实,也【yě】是为了突【tū】出其中尚可【kě】辨识的“花山”二字。之所以【yǐ】要突出【chū】“花山”二字【zì】,在于纠【jiū】正今人把【bǎ】“花山”之【zhī】“花”误【wù】读为“华实”之“华”的错【cuò】误【wù】。之所以要【yào】纠【jiū】正今人读【dú】音【yīn】的【de】错【cuò】误,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【běn】。

  从“其下平【píng】旷,有泉【quán】侧【cè】出”至“而不得极夫游之乐【lè】也”。记叙【xù】游览褒禅山后【hòu】洞的【de】情形。这段承接第1段【duàn】华山洞的方位和【hé】命名,进【jìn】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。前洞,“其下平旷【kuàng】,有泉侧出”,虽有美景【jǐng】而不险绝,“而记【jì】游者甚【shèn】众【zhòng】”,不足以【yǐ】游,所【suǒ】以一笔带过。而后洞【dòng】与前【qián】洞相比,则迥然不同,它不【bú】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,游【yóu】人举足可到,而在【zài】“由山【shān】以【yǐ】上五六【liù】里【lǐ】”的幽深之处【chù】,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,而且“入【rù】之【zhī】甚【shèn】寒”,所以即【jí】使喜欢游【yóu】览的【de】人,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【tóu】。然而惟其【qí】险绝,才有奇观【guān】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【yǔ】同游者的极大兴趣。于是他们【men】拿着火把走了进去,走【zǒu】得【dé】越深,行【háng】进越艰【jiān】难,而所看【kàn】到【dào】的景物也【yě】就越加美妙。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【miào】形成了【le】矛盾,所以同【tóng】游者之中【zhōng】有倦怠而【ér】想出【chū】来的人【rén】说:“不出去,火【huǒ】把【bǎ】就【jiù】要【yào】烧【shāo】光了。”这么一说,大家就随着他一【yī】起走了出来【lái】。

  一旦走出洞后,作【zuò】者却【què】深有感慨,慨叹自己所到达【dá】的【de】地【dì】方【fāng】比起喜欢游览【lǎn】的人,还【hái】不到【dào】十分之一,然而在洞的左【zuǒ】右壁上,题【tí】字留念的【de】人已经很【hěn】少了。如果再【zài】往深处走,到【dào】达的人就更少了【le】。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【jiān】险的人,是不能够深【shēn】入险【xiǎn】境而【ér】窥视到异观的【de】。因【yīn】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,“余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明”,是【shì】可以继续【xù】前进的【de】,只是听了倦怠【dài】者的【de】话【huà】,随着走【zǒu】出洞来【lái】,而不能极【jí】尽【jìn】游览之乐。目的不达,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【yán】表,由此【cǐ】可见【jiàn】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。

  从“于是余【yú】有叹焉”至“此余之所得也”。写未能【néng】深【shēn】入华山后【hòu】洞所产【chǎn】生的感想和体会。这段【duàn】开头“于是余有叹焉”一句【jù】,奠定了【le】全段的基调,为【wéi】展开议【yì】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。行文先从古人的行【háng】事【shì】说【shuō】起,而后又回到【dào】游览风【fēng】物上来,加【jiā】以发【fā】挥议【yì】论。就古【gǔ】人来【lái】说,他【tā】们观察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【mù】、虫【chóng】鱼、鸟兽,往往都【dōu】有【yǒu】所得【dé】,这【zhè】是【shì】因为他们对事【shì】物观察思索得深切【qiē】,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。作者称引古【gǔ】人【rén】,是为了借古鉴今。不言而喻,今人行事,要想有所收【shōu】益【yì】,也必须具有【yǒu】古人那种【zhǒng】探索的精神。

  但【dàn】事实上,并【bìng】不是人【rén】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【de】。就以游览风【fēng】物【wù】来说,“夫夷以近【jìn】,则【zé】游者【zhě】众【zhòng】;险以【yǐ】远,则至者少”。这种现象,就【jiù】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。而【ér】天下的奇【qí】异雄伟【wěi】、异乎寻常的景【jǐng】物,又常【cháng】常在险远之处【chù】,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,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。那么怎【zěn】样才【cái】能看到奇景异观呢?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【lùn】说。一【yī】是“非有志【zhì】者不能【néng】至也【yě】”。这里强调了一个“志”字。只【zhī】有胸怀大志,才有【yǒu】可能到达【dá】理想的【de】境地。二是【shì】有【yǒu】了大志,不【bú】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,“然力不足者,亦【yì】不能至也”。这里【lǐ】又强【qiáng】调了【le】一个“力”字。这【zhè】个“力”,是指气【qì】力【lì】。如果气【qì】力不足,像“有怠【dài】而欲出者”那样,也是不能到达理想【xiǎng】境地的【de】。三是有了【le】大【dà】志和【hé】气力,而又不轻易地倦怠【dài】,“至于幽暗昏惑而【ér】无物以相之【zhī】,亦不能至也”。这里又强调了一个“物【wù】”字。这里【lǐ】所说的“物”,是指火把之类的【de】借助之物【wù】。当游览【lǎn】者走【zǒu】进昏暗之处的时候,如果【guǒ】不【bú】借助【zhù】火把之【zhī】类的物来照【zhào】亮【liàng】前进的道路,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。

  总之【zhī】,只有【yǒu】具备【bèi】志、力与相【xiàng】助之物【wù】这三【sān】个条【tiáo】件【jiàn】,才能到达【dá】理想的境地。这是就正面来说。反过来【lái】说【shuō】,气【qì】力可以达到而又【yòu】未能达到,这对别人【rén】来说是非常可笑的,对自己来说【shuō】是很可悔恨【hèn】的。如果竭尽了自【zì】己的【de】志【zhì】气,也仍然达不到,也就没有【yǒu】什么可悔恨的了【le】。这样,谁还能讥笑他呢?作者从正反两【liǎng】方面【miàn】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。这就【jiù】是作【zuò】者【zhě】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【xīn】得和【hé】体会。这个心得和体会,是十分深刻【kè】的,它的【de】客观【guān】意义却远远超过【guò】了游览,而可以用之于【yú】从事一切事情。

  从“余于仆碑”至“此所以学者不【bú】可以不【bú】深思【sī】而慎【shèn】取之也”。写由于仆【pú】碑而引起的联【lián】想。作【zuò】者从仆碑上尚【shàng】可【kě】辨识的【de】“花山”之“花”字,今人误读为【wéi】“华实”之“华”,从而【ér】联想到古籍【jí】,“又以悲夫古【gǔ】书之不存【cún】,后【hòu】世【shì】之【zhī】谬其传而莫【mò】能【néng】名【míng】者【zhě】,何可【kě】胜道也哉!”从山名的以讹传讹,联想【xiǎng】到古籍【jí】的【de】以讹传讹,使【shǐ】作者触目【mù】伤怀,慨叹不已。因而【ér】又进一步提出“此【cǐ】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【zhī】也【yě】”。对待传闻【wén】要“深思”而“慎取”这【zhè】个提【tí】法,也很精辟。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【jiū】古籍,鉴别【bié】其真伪,恢复其本来面目,不仅是必要的【de】,而且也是有指导【dǎo】意义的。

  从“四人者”至篇末。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。

  从以上五段【duàn】简略地叙【xù】述和【hé】分析里不难看出,本文虽以游【yóu】记命题,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【jì】游,而在于写作者【zhě】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,并着重写了两【liǎng】点【diǎn】:一是写华【huá】山【shān】山名的本末;一是写游览【lǎn】华山后洞的【de】经【jīng】过【guò】。

  写【xiě】华山山名的本末时,从【cóng】今人对“花山”读【dú】音之误【wù】,联【lián】想到对古籍的以【yǐ】讹传讹,从而指【zhǐ】出【chū】对古籍要持“深【shēn】思而慎取”的态度【dù】。这既是对当【dāng】时【shí】学者的劝【quàn】勉,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【zhì】学【xué】态度的写照。王安石【shí】在治学方【fāng】面,就颇多创【chuàng】见,不【bú】为前人之见所束缚。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《诗》《书【shū】》《周礼》三【sān】书的经义和《老【lǎo】子注》等【děng】书的注疏,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【zhāng】句之学,就是突【tū】出一例【lì】。再如他【tā】写的咏史和怀古诗,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。在《商鞅》诗里写【xiě】道:“今人【rén】未【wèi】可非商鞅,商【shāng】鞅【yāng】能令政必【bì】行。”在《贾生【shēng】》诗里写道:“一【yī】时谋议略【luè】施行,谁道君王薄贾生。”这些都反映出他【tā】的新见解。这些【xiē】见解【jiě】,又【yòu】都【dōu】是【shì】为他打击【jī】旧【jiù】党,推行变法革新服务【wù】的。因而也【yě】可【kě】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【jiàn】,就正是【shì】他认真总结历史【shǐ】的经验教【jiāo】训,得出【chū】“深思而慎取”的结果。

  写游【yóu】览【lǎn】华山后洞的【de】经过时,从【cóng】“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【yù】奇”,而游者也【yě】随【suí】之越来越少的【de】情【qíng】况,进【jìn】而【ér】论述了“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险【xiǎn】远【yuǎn】”,要【yào】想【xiǎng】看到“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”,就必须有一个不畏【wèi】艰【jiān】险,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,同时【shí】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。他这【zhè】种力图精进,永攀高峰的精神,同他后来在变【biàn】法革新【xīn】中所表现的不【bú】怕围攻【gōng】、百【bǎi】折不回的【de】精神也是完全一致【zhì】的。这种积极进取【qǔ】精神,同他的变法革【gé】新,虽有其【qí】不可避免【miǎn】的历【lì】史的和阶【jiē】级的局限【xiàn】,然而却【què】也能给人以有益启【qǐ】示和鼓舞。

  本文【wén】的写作技巧【qiǎo】也是比较【jiào】高明的。既然本文的重点不【bú】在记游,而在写游览【lǎn】中的心得体会,所以【yǐ】在材料的取舍上,行文的【de】组【zǔ】织安排上【shàng】,是颇费一番切磋【cuō】琢【zhuó】磨之功的。作者在记【jì】游中,处【chù】处为【wéi】写【xiě】心得体会搭桥铺路,使记【jì】游【yóu】与心得【dé】体会十分和谐自【zì】然地结合起来。

  文章开头“褒【bāo】禅【chán】山亦谓之华山”一句,看来只是叙说褒【bāo】禅山的原委,平平淡淡,并【bìng】不新【xīn】奇【qí】。但细【xì】加玩味,却不寻常。它不仅为下【xià】文考究褒禅【chán】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【yòng】,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“华山”二字突现出来。作者突现出“华山”,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【shì】有着重【chóng】要作用的。可以【yǐ】设想,倘若读者【zhě】不了解褒【bāo】禅山就是“华山”,那么文章题为《游禅山褒记》,而下【xià】面【miàn】所记的【de】,也【yě】就是与“华山”不可分割的【de】华山【shān】前洞、华【huá】山后【hòu】洞,便失去了根基,而令【lìng】人不可思议。随之游览华山【shān】后洞【dòng】,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。所【suǒ】以首句【jù】把【bǎ】“华山”突现出【chū】来,是十分【fèn】重要的,不可缺【quē】少的,它对【duì】全文来说,起着先【xiān】引和铺垫的作【zuò】用。然而作【zuò】者又【yòu】不特意【yì】去【qù】就“华山”而论“华山”,却【què】以考究【jiū】褒【bāo】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【tū】现它【tā】,这就更显【xiǎn】得自【zì】然入妙了。从考【kǎo】究【jiū】褒禅山【shān】命【mìng】名【míng】的由来来看,文从【cóng】字【zì】顺,无懈【xiè】可击【jī】;从记游角度来看【kàn】,又【yòu】顺理成章,起到【dào】了它应有的作用。

 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,以议论为主的特【tè】点,所以作者在【zài】记游中写什么,不写什么,以【yǐ】及怎样写,也【yě】是经过周【zhōu】密【mì】考虑,严加取舍的。文中所写华山、慧空禅院【yuàn】、仆碑和华山前洞,由于都不是【shì】所【suǒ】写重点,所以都一笔带过。而它们的出现,又都【dōu】是【shì】为写华山后【hòu】洞,特别是写游【yóu】华【huá】山后洞作铺垫过渡【dù】的。详其【qí】所详【xiáng】,略其所略,对所【suǒ】写重点游华山后洞【dòng】,则【zé】刻意【yì】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【xù】。作者先写华【huá】山后洞【dòng】幽深昏暗,寒气袭【xí】人【rén】,虽好游者不能穷;次写入之愈深,进之愈【yù】难,见【jiàn】之愈奇;次写怠而【ér】欲出者声张【zhāng】出【chū】洞【dòng】,同游者遂与之俱出;次写入之愈【yù】深【shēn】,记【jì】游者愈少;次写既出之后,有人责备【bèi】怠而欲【yù】出者;次写作【zuò】者【zhě】悔恨随怠者【zhě】而出【chū】,不能极尽游览之余,层层深入地写出了【le】游览华山后洞的【de】全过程【chéng】。这之【zhī】中有环【huán】境气氛的渲染,有游人的【de】活动,有意志不坚强【qiáng】者的退缩【suō】,有责怨【yuàn】之【zhī】辞,有悔【huǐ】恨之语。记游【yóu】详尽【jìn】曲折,思想【xiǎng】斗【dòu】争波澜起伏,这就为下【xià】文抒【shū】写心得体会,发表议论,作【zuò】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,使【shǐ】记游【yóu】与议论紧密地【dì】融合起来。

  再如作者写【xiě】仆道之碑,叙写【xiě】“其文漫灭,独其【qí】为文犹可识【shí】,曰‘花山’”,并从而考究今人读【dú】音【yīn】之谬,也是有意【yì】安排。它对下【xià】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【é】的现象【xiàng】发表议【yì】论,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,使之前【qián】呼后应,结为一【yī】体。总观全文【wén】,记游为【wéi】议论提供【gòng】了条件,而议论则【zé】是记游的【de】必【bì】然发展【zhǎn】。为突出【chū】所写【xiě】重点,作者严于【yú】取舍【shě】,精于剪裁,善【shàn】于【yú】铺垫过【guò】渡的写作【zuò】技巧,是【shì】值得借鉴的。正如《古文观止》的编者所说:“一路【lù】俱【jù】是【shì】记游,按之却俱是论学.古人诣力【lì】到时,头头是道.川【chuān】上山梁,同一趣也.“作者【zhě】最后又感慨倒【dǎo】在路边的碑,与篇首相呼应,结构严丝合缝【féng】,脉络清晰【xī】。

王安石简介

唐代·王安石的简介

王安石

王安石(9-21-9-21),字介甫,号半山【shān】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【chēng】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【xī】省抚【fǔ】州【zhōu】市【shì】临川区邓家巷人【rén】),中国北【běi】宋【sòng】著【zhe】名【míng】政治【zhì】家【jiā】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【táng】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【xiū】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【zài】,后来【lái】谁与子争【zhēng】先。”传世文【wén】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【qí】诗【shī】文各体【tǐ】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【yǒu】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【děng】。而王【wáng】荆【jīng】公最得世人哄【hǒng】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【chūn】风【fēng】又绿江【jiāng】南【nán】岸,明【míng】月何时照我【wǒ】还。”

...〔 ► 王安石的诗(1607篇)

猜你喜欢

次韵何茂恭重阳前二日见过

宋代喻良能

西风篱落兴悠然,秋影横江雁帖天。

短发未成吹帽饮,高吟先赠把茱篇。

赠传灯 其二

宋代林干

台教源流远,高明绍梵音。扶桑红日近,华顶白云深。

清磬度山翠,黄花匝地金。三乘示方便,万法总惟心。

垂帘

清代商可

柔绿阴无际,垂帘昼似年。莺声催午课,花气拥春眠。

向母寻眉谱,随兄治砚田。潜心看内则,钞得两三篇。

白鹤吟示觉海元公

宋代王安石

白鹤声可怜,红鹤声可恶。

白鹤静无匹,红鹤喧无数。

虞美人 冬夜听雨

清代沈善宝

打窗【chuāng】落叶【yè】声萧瑟。寒气灯前逼。病来【lái】诗思已无【wú】聊。添得【dé】这般情【qíng】景、助魂销。

霜鸿阵阵飞何急。岂【qǐ】有愁难说。一番疏雨一番风。知否有【yǒu】人【rén】憔悴、小楼【lóu】中。

十友亭

清代朱庸斋

阆苑【yuàn】天【tiān】风接玉屏,江山文字见【jiàn】英灵。苍茫三【sān】百年间事,片石谁寻十友【yǒu】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