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词

[唐代]:张敬忠

五原春色旧来迟,二月垂杨未挂丝。(旧来迟一作:归来迟)

即今河畔冰开日,正是长安花落时。

边词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五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,二月之间,垂杨尚未发芽。

黄河岸边。如今开始冰雪消融。长安城里,却正当落花时节。

注释

五原【yuán】:今内蒙古自【zì】治区五原县,张仁愿所筑西【xī】受降城即在其西【xī】北。旧来【lái】:自古以来【lái】。

未挂丝:指柳树还未吐绿挂丝。

即今:如今,现今。冰开日:解冻的时候。

长安:在中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。

边词创作背景

  这首《边词》当为张【zhāng】敬忠公元707年(唐中宗【zōng】神龙三年【nián】)前后在边塞军中任职时所【suǒ】写。据《新唐书·张仁愿传》记载,公元707年【nián】,张仁愿任朔方【fāng】军【jun1】总管时【shí】,曾【céng】奏用当时任监【jiān】察【chá】御史的【de】张敬忠【zhōng】分判【pàn】军事。这首《边词》大约就【jiù】是张敬【jìng】忠在朔方军幕任职时的【de】作品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涤非 等【děng】 .唐诗鉴【jiàn】赏辞【cí】典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【bǎn】社 ,1983年12月版 :第【dì】9-21页 .

边词鉴赏

  此【cǐ】诗载【zǎi】于《全唐【táng】诗》卷七十五。下【xià】面【miàn】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【xiān】生对此诗的赏【shǎng】析【xī】。

  首句中的“五原”,就是现在内蒙【méng】古自治【zhì】区的五【wǔ】原县。张仁愿【yuàn】任朔【shuò】方总管时【shí】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【chéng】之一──西受降【jiàng】城,就在五【wǔ】原【yuán】西【xī】北【běi】。这一带地处塞漠,北临大碛,气候【hòu】严【yán】寒,风【fēng】物荒凉,春色【sè】姗姗【shān】来【lái】迟,所以说“五原春色旧来迟”。着“旧来”二【èr】字,不【bú】但【dàn】见【jiàn】此地【dì】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,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。这【zhè】一句【jù】是全篇总冒【mào】,以下三句即对【duì】春色【sè】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。

  “二月垂【chuí】杨未挂丝【sī】。”仲春二月,内【nèi】地【dì】已经是桃红柳【liǔ】绿,春光烂漫,这【zhè】里却连垂杨尚未吐【tǔ】叶挂【guà】丝【sī】。柳【liǔ】色向来是春天的标【biāo】志,诗人们总【zǒng】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【xiàn】春意,发现春【chūn】天的脚步、声音【yīn】和身影。抓住“垂杨未挂丝”这【zhè】个典型事物,便非【fēi】常简括地写出边【biān】地春迟的特点【diǎn】,令人【rén】宛见在无边荒漠中,几株垂柳在凛冽【liè】的寒【hán】风中【zhōng】摇曳着光秃秃【tū】的空枝,看不【bú】到一点绿色的荒寒【hán】景象。

  三四两句仍紧扣“春迟”写边地风物,却【què】又另换一副【fù】笔【bǐ】墨。通过五原【yuán】与【yǔ】长【zhǎng】安不同【tóng】景物的【de】对照【zhào】,来【lái】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。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【zhī】间,包【bāo】含着【zhe】一个时【shí】间的差距。河畔【pàn】冰开【kāi】,长安花落【luò】,暗【àn】示时令已值暮春【chūn】。在荒寒的北边,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,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【yǐn】约【yuē】可闻,春天的身影、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【jiàn】,而皇【huáng】都长【zhǎng】安,这时【shí】早已【yǐ】姹紫嫣红开过,春事阑珊了。这【zhè】个对照,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【chí】,而且【qiě】寓【yù】含了戍守荒寒北边【biān】的将【jiāng】士对帝【dì】京长安的怀念。

  面对【duì】五原春迟、北边【biān】荒【huāng】寒【hán】的景象【xiàng】,诗【shī】人心【xīn】里所唤【huàn】起的【de】并不是沉重【chóng】的叹息与忧伤,也不是身处穷荒【huāng】绝【jué】域的孤寂与凄【qī】凉。这里是荒寒的,但荒寒中【zhōng】又寓【yù】有【yǒu】它【tā】所特具的辽阔与壮美;这【zhè】里是孤【gū】寂的,但孤【gū】寂中【zhōng】又透露出边地【dì】的宁静和平,没有刀光剑【jiàn】影【yǐng】、烽火烟尘【chén】;这里的春【chūn】天来【lái】得特【tè】别【bié】晚,但春天【tiān】毕竟要降临。“河畔冰【bīng】开”,带给人的【de】是对春【chūn】天的展望,而不是“莫【mò】言塞北【běi】无春到,纵有春来何处知”(李益《度破讷沙》)这样沉重的叹息。如果把这首诗和【hé】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对照起来读,便不【bú】难发现它们的【de】声【shēng】息相【xiàng】通之处:尽管都写了边地的荒寒,流露【lù】的思想感情却是对【duì】边【biān】塞风【fēng】物的欣【xīn】赏。在这一点上,《边词》可以说是开盛唐风气之先的。

  这首【shǒu】诗散起对结【jié】,结【jié】联又用【yòng】一意贯串【chuàn】、似对非对的流【liú】水对,是【shì】典【diǎn】型的“初唐标格”。这种格式,对【duì】于表现深沉凝重的思想【xiǎng】感情【qíng】可能有一定【dìng】局限,但却【què】特别适合表现安【ān】恬愉悦、明朗【lǎng】乐观的【de】思想【xiǎng】感情【qíng】。诗的风调轻【qīng】爽流利,意致自然流动,音【yīn】律和【hé】婉【wǎn】安恬,与它所表现的感情和谐统一,让【ràng】人感到作者是用一种坦【tǎn】然的【de】态度对待【dài】“春色旧【jiù】来【lái】迟【chí】”、“垂【chuí】杨未挂【guà】丝”的【de】景【jǐng】象。特别【bié】是三四两【liǎng】句,在“河畔冰开日”与【yǔ】“长安花落时”的工整对仗之前,分别【bié】用“即今”、“便是【shì】”这样轻松流易的【de】词语勾连【lián】呼应,构【gòu】成了【le】一种顾盼自如的风神格【gé】调。“治世之音安以乐【lè】”(《毛诗序》),这首诗可以【yǐ】作为一个典型【xíng】的例证。不【bú】妨【fáng】说,它是初唐标格与盛【shèng】唐气象的【de】结合。

张敬忠简介

唐代·张敬忠的简介

一位不大【dà】出【chū】名的【de】诗人,《全唐诗》仅录【lù】存其诗二首。据《新【xīn】唐书【shū】·张仁愿传》记【jì】载,中宗神龙三年(707),张仁愿任朔方军【jun1】总管时【shí】,曾奏用当时任【rèn】监察御史的张敬忠分判军事。

...〔 ► 张敬忠的诗(2篇)

猜你喜欢

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昼锦

明代孙之獬

石头【tóu】王【wáng】气藉公扬,突尔【ěr】县车鬓未苍。供茹芝探四皓【hào】紫【zǐ】,欲分金乏雨疏黄。

勒名【míng】鼎上虫鱼【yú】瘦,赐浣湖中烟月长【zhǎng】。只【zhī】恐东山【shān】栖不【bú】稳,九州转运苦戎羌。

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

明代罗万杰

阅物一双醒眼,藏身数卷奇书。休言世事蕉鹿,输与神仙蠹鱼。

在旅不在家书

宋代陈宓

无心览卷谩舒卷,有念盈怀日往来。

十日离家劳梦远,一行无字强颜开。

寄匡山人

元代陈基

早春相见又经秋,秋水迢迢阻泛舟。

每见玉山问消息,荔浆何日寄江楼?

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二

近现代许南英

竹兜轻又快,五步当十步。彳亍阡陌间,牛与人争路。

题庐陵王子嘉古城读书处

蒲庵禅师

古城阴处饶古木,古城城下烟水绿。

江上茅堂昼掩扉,知是先生读书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