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字典芦字的解释
芦

拼音 注音ㄌㄨˊ 繁体
部首艹部 总笔画7画 结构上下
五笔AYNR 五行 统一码82A6
笔顺一丨丨丶フ一ノ
名称横、竖、竖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撇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lú(ㄌㄨˊ)

⒈  〔芦【lú】苇〕多年生【shēng】草本植物,多生【shēng】于水边【biān】,茎中空,茎可编【biān】席,亦【yì】可造纸。简称“芦”,如“芦花”、“芦【lú】根”、“芦笛”、“芦席【xí】”、“芦荡”;亦简称【chēng】“苇”,如“芦丛”、“芦塘”、“芦箔”、“芦荡【dàng】”。

⒉  姓。

异体字

造字法

形声

English

rushes, reeds


※ 芦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芦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艸,盧声。本义:草名。芦菔)

(2) 芦菔,似芜菁。今作萝卜 [radish]

芦,芦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今之萝卜也。”

芜菁,共紫华者谓之芦菔。——《方言》三

(3) 又如:芦萉(莱菔的别名。又名萝卜)

(4) 芦苇 [reed],多年【nián】生草本植物,生【shēng】在【zài】浅水里;茎中空,可以编帘子,盖屋顶【dǐng】。又名“苇子”。如【rú】:芦【lú】汀(生长【zhǎng】着【zhe】芦草的水边);芦田(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【hú】沿【yán】岸,只适【shì】合种植芦苇【wěi】的低洼【wā】地);芦衣(用【yòng】芦花为絮所缝制【zhì】的衣服);芦【lú】灰(芦苇烧成的灰【huī】。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【de】洪水【shuǐ】)

康熙字典

芦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集韻》與芐同。或作?,非。(蘆)《唐韻》落胡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龍都切,?音盧。《說文》蘆菔也。一曰薺根。《爾雅·釋草》葖,蘆萉。

《玉篇》葦之未秀者爲蘆。

藥名。《本草》黎蘆,一名蔥葵。

城名。《北史·皮豹子傳》宋以文德爲武都王,守葭蘆城。

水名。《水經注》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。

關名。《杜甫詩》少留周家窪,欲出蘆子關。

《集韻【yùn】》淩如【rú】切【qiē】,音閭。亦藥名。《本草》漏蘆。《博雅【yǎ】》飛廉,漏蘆也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蘆【卷一】【艸部】

蘆菔也。一曰薺根。从艸盧聲。落乎切

说文解字注

(蘆)蘆菔【fú】也。一曰【yuē】薺根。此字【zì】義別說。謂【wèi】薺根謂之【zhī】蘆也【yě】。从艸。盧聲。落【luò】乎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