薜荔


拼音bì lì
注音ㄅ一ˋ ㄌ一ˋ

薜荔

词语解释

薜荔[ bì lì ]

⒈  植物【wù】名。又称【chēng】木【mù】莲。常【cháng】绿藤本【běn】,蔓【màn】生,叶椭圆【yuán】形【xíng】,花极小,隐于花托内。果实富胶【jiāo】汁,可制【zhì】凉粉【fěn】,有解暑作用。梵语Preta的译音。或译为“薜荔多”。义为饿【è】鬼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植物名【míng】。又称木莲。常绿藤本,蔓【màn】生,叶【yè】椭圆形,花【huā】极小,隐于【yú】花托【tuō】内。果实富胶汁,可制【zhì】凉粉,有解暑作用。参【cān】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【cǎo】七【qī】·木莲》。
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擥禾根以结茝兮,贯薜荔之落蘂。”
王逸 注:“薜荔,香草也,缘木而生蘂实也。”
唐 宋之问【wèn】 《早发【fā】始兴江口至【zhì】虚氏村作》诗:“薜荔摇青气,桄榔翳碧【bì】苔。”

⒉  梵语Preta的译音。或译为“薜荔多”。义为饿鬼。

唐 玄应 《一切经音【yīn】义【yì】》卷九:“薜荔,蒲【pú】细,来计反,此译言饿鬼也【yě】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十:“薜荔者,饿鬼名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薜荔[ bì lì ]

⒈  植物名。桑科【kē】榕属,常绿蔓茎灌木。叶椭【tuǒ】圆,花细而隐于花托中。果实浸【jìn】出【chū】的黏【nián】液可【kě】制造凉粉及清【qīng】凉饮料。可入【rù】药。

⒉  饿鬼【guǐ】。译自【zì】胡语。佛教六道之一。这类众生由于过去世所造的恶业【yè】,招【zhāo】致投【tóu】生为饿【è】鬼【guǐ】,常处在极度【dù】饥饿的状态。

《放光般【bān】若经·卷三》:「我【wǒ】当为泥犁、薜荔中罪人所受苦痛,我当【dāng】为【wéi】众生代受无央数劫【jié】苦痛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薜荔"的意思解释、薜荔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早晨喝【hē】几【jǐ】口木兰的【de】清露,晚【wǎn】上吃一【yī】把秋菊的残朵。只要内心【xīn】美好坚定【dìng】,即使【shǐ】便【biàn】是【shì】面黄肌【jī】瘦也不【bú】觉甘苦。我拿【ná】着木根系上白芷,再把薜荔花蕊串在【zài】一起,又将蕙草缠上菌挂,搓成一【yī】条长长的绳索。我要追寻古贤,绝不服从世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