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ìlìng

市令


拼音shì lìng
注音ㄕˋ ㄌ一ㄥˋ

市令

词语解释

市令[ shì lìng ]

⒈  古官名。掌管市场。战国时楚【chǔ】国有市令之官。见《史记。循吏列传》。汉于长安东、西两市各置市【shì】令一【yī】人【rén】,属京兆【zhào】尹。见《汉【hàn】书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、《食货【huò】志下》。南北朝亦各有【yǒu】市【shì】令。见【jiàn】《魏书【shū】·李【lǐ】裔传【chuán】》、《南齐书·东昏侯纪【jì】》。唐时【shí】各都督府【fǔ】、州及三千【qiān】户以上的【de】县皆置市令,不满三千户的县,若【ruò】地【dì】处【chù】要路【lù】而交易繁【fán】盛者,亦听【tīng】依三千户法置【zhì】之。见《新唐书【shū】·百【bǎi】官志【zhì】四》、宋王溥《唐【táng】会要·市》。

⒉  司市官颁布的教令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官名。掌管市场。 战国 时【shí】 楚国 有市令【lìng】之官。见《史【shǐ】记。循吏列传【chuán】》。 汉 于 长【zhǎng】安 东【dōng】、西两市各【gè】置市令【lìng】一【yī】人,属京兆尹【yǐn】。见《汉书·百官【guān】公卿表序》、《食货志下【xià】》。 南北朝 亦各有市令【lìng】。见《魏书·李裔传》、《南【nán】齐书·东昏侯纪【jì】》。 唐 时各都督府、州及三千户【hù】以上的县皆置市令,不【bú】满三千【qiān】户的县【xiàn】,若地处要【yào】路而交易繁盛者,亦听依三千【qiān】户法置之。见《新【xīn】唐书·百官【guān】志四》、 宋 王溥 《唐会要【yào】·市【shì】》。

⒉  司市官颁布的教令。

《周礼【lǐ】·地官·廛【chán】人》“罚布” 汉【hàn】 郑【zhèng】玄 注:“罚布者,犯市【shì】令【lìng】者之泉也·”
贾公彦 疏:“谓司市有教令,其人犯之,使出泉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市令"的意思解释、市令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